耳朵里长了个小疙瘩怎么办
耳朵里长小疙瘩可通过保持清洁、局部消毒、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手术切除等方式处理。可能与皮脂腺囊肿、毛囊炎、外耳道疖肿、瘢痕疙瘩、良性肿瘤等因素有关。
1、保持清洁
每日用温水轻柔清洗耳廓及外耳道,避免使用棉签等工具深入掏挖。清洁后保持耳部干燥,减少汗液或污水残留。若小疙瘩位于耳道深处,建议由专业医护人员操作清理。
2、局部消毒
对红肿疼痛的小疙瘩可用碘伏溶液或医用酒精棉球消毒,每日2-3次。消毒时避免用力挤压,防止感染扩散。若伴随渗液或化脓,需配合抗生素软膏使用。
3、药物治疗
细菌感染引起的疖肿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外用抗生素。真菌感染需选用酮康唑乳膏或特比萘芬凝胶。疼痛明显者可短期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
4、激光治疗
适用于体积较小的瘢痕疙瘩或良性肿物,通过二氧化碳激光气化消除病灶。治疗需2-3次,间隔4周,术后需避免沾水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药膏。
5、手术切除
对直径超过5毫米的囊肿或肿瘤需行门诊手术完整切除,术后送病理检查。耳道内肿物需在耳内镜辅助下操作,术后7天拆线,期间避免压迫患侧睡眠。
日常需避免频繁抓挠耳部,减少耳机使用时间以防摩擦刺激。饮食宜清淡,限制辛辣食物及酒精摄入。若小疙瘩持续增大、出血或影响听力,应及时至耳鼻喉科就诊。游泳或洗头时建议使用防水耳塞,防止污水进入加重感染。耳部皮肤较薄,自行挑破疙瘩可能引发软骨膜炎等严重并发症,须严格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