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肛周感染
肛周感染可通过局部清洁护理、外用药物、口服抗生素、切开引流、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肛周感染通常由细菌感染、肛窦炎、肛裂、免疫力低下、糖尿病等因素引起。
1、局部清洁护理
每日用温水或稀释高锰酸钾溶液坐浴2-3次,每次10-15分钟,有助于减轻红肿疼痛。保持会阴干燥清洁,避免摩擦刺激。感染初期无化脓时,局部热敷可促进炎症吸收。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内衣,排便后及时清洗。
2、外用药物
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等抗生素类外用药,抑制局部细菌繁殖。红肿明显时可短期涂抹氢化可的松乳膏缓解炎症。形成浅表脓疱可用碘伏消毒后外敷鱼石脂软膏,促进脓液排出。
3、口服抗生素
感染扩散伴发热时需口服头孢克肟分散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广谱抗生素。合并厌氧菌感染可联用甲硝唑片。用药需完成规定疗程,避免耐药性产生。糖尿病患者应加强血糖监测,抗生素选择需考虑肾功能。
4、切开引流
形成明显脓肿时需在局麻下行十字切开引流,排出脓液后放置凡士林纱条引流。术后每日换药至创面清洁,配合红外线照射促进愈合。深部脓肿需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脓,必要时留置引流管。
5、手术治疗
反复发作的肛周脓肿需行根治性手术,包括脓肿切开挂线术、肛瘘切除术等。合并肛瘘者需完整切除瘘管,避免假性愈合。术后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保持大便通畅,定期复查防止复发。
治疗期间应避免辛辣刺激饮食,多摄入燕麦、西蓝花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每日饮水超过1500毫升,养成定时排便习惯。久坐者每小时起身活动,肥胖患者需控制体重。出现持续高热、肛门坠胀加重等情况需及时复诊,糖尿病患者应密切监测感染指标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