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青少年哮喘如何预防

发布时间:2020-11-2061637次浏览

哮喘又称为支气管哮喘,它是一种由过敏原或其他因素引起的慢性过敏支气管炎症,其特点是发作时胸闷、咳嗽和带有哮鸣音,呼吸困难,吸烟与哮喘的发生也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医生的了解,认为疾病的预防大于疾病的治疗,因此大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今天我为大家分享青少年哮喘如何预防。

1注意室内的清洁和空气流通,因为空气中的灰尘和细菌是引致哮喘病发的主要致敏原,所以应该勤加打扫,减少空气中的尘埃。

2要坚持每天喝水,喝水是排出身体毒素的最佳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习惯,一日三餐要按时就餐,少吃油腻。

3哮喘病人要在日常生活中每天要保持良好的生活态度,放松心情每天可以去公园散散步下下棋的。不要在家里养猫、狗、花、鸟等。

4平常饮食尽量避免含糖饮料,限制摄入高能量密度食物,尤其是高糖食品如:牛排,巧克力等等室内保持清洁,常通风换气。经常晾晒被褥、换洗床单,以避免螨虫孳生。

注意事项:哮喘好发于青少年和儿童,一旦患病,如防治不当,很容易反复发病,随着发病频度的增加,病情会逐渐加重,必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学习工作能力,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不提倡饮酒、控制体重、避免体重过重,超重或过度肥胖容易增加对身体的负担 每天多喝水,多吃青菜、水果。

相关推荐

哮喘可以生孩子吗
哮喘可以生孩子。虽然哮喘存在一定的遗传性,但不会对生育能力造成影响。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疾病,以气道出现慢性炎症反应为主要特征,病因包括遗传和环境等因素。哮喘患者可以生孩子,虽然哮喘具有多基因遗传倾向,发病具有家族集聚现象,但并不一定会遗传给下一代。同时哮喘并不会影响生育能力,如果有生育的计划,可以在病情稳定后去医院进行孕前检查,若检查结果一切正常,可以开始备孕。哮喘患者可以生孩子,在备孕期间应该多加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如果尚未明确过敏原,可以去医院进行相关检查。饮食上也需要多加注意,少吃容易致敏的食物。可以加强运动锻炼,适当进行体育运动,增强体质。但是避免剧烈运动,否则可能会诱发哮喘发作。
语音时长 01:27

2022-07-22

12566次收听

01:59
哮喘最好锻炼方法一招见效
哮喘没有一招见效的方法。哮喘患者可以进行体能锻炼,比如慢跑、游泳、打太极拳、骑车、瑜伽等等,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减少因感染诱发的哮喘急性发作这些情况。锻炼时选择干净的环境,避免在灰尘、花粉较多的环境下运动,以免引起哮喘发作。同时要注意运动量和运动时间适宜,户外运动需要根据个人情况选择是否戴口罩。哮喘患者不适宜参加剧烈运动,比如打篮球等。哮喘患者还可以练习腹式呼吸,呼气时收缩腹部,经口呼出,用鼻子吸气,呼气时间应长于吸气,吸气后腹部自然鼓起,每次锻炼5分钟。
哮喘会出现三凹征吗
哮喘患者出现三凹征的症状比较少见。三凹症大多是由于吸气性呼吸困难而引起的症状,而哮喘大多会出现呼气性呼吸困难,但是如果个别哮喘的患者在出现有吸气性呼吸困难时,也会发生三凹征。在患者出现三凹征时,患者的锁骨上窝肋间隙以及胸骨上窝都会出现明显的凹陷,这种病情大多是由于患者的上呼吸道受到梗阻而引起的吸气性呼吸困难造成的临床表现,引起三凹症的常见疾病,主要包括有肺阻塞性疾病,肺气肿,支气管异物,急性喉痉挛等,患者可能同时伴有发绀,双肺湿啰音等表现。
语音时长 01:07

2020-12-23

82527次收听

哮喘遗传因素的概述
许多现象都提示遗传与哮喘密切相关。例如有过敏性体质(或称特应性)的病人,在他们的一级亲属中,发生各种过敏性疾病的机会,比无过敏体质者的亲属高得多,包括过敏性哮喘、枯草热、婴儿湿疹、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下面来看详细介绍。哮喘遗传因素的概述?就哮喘病本身而言,其家族史也是大家所熟知的,过敏性哮喘病人
哮喘怎么能治好呢
哮喘主要表现就是大量咳嗽,初期咳嗽不明显,因此很容易让患者忽略,但是有些人即使能及早发现患了该病并做了一些治疗,却还是不能阻止病情的复发,这就是因为患者的治疗工作做得不到位,导致哮喘发作,那么,哮喘怎么能治好呢?
中老年女性哮喘为什么复发呢
老年哮喘除了会对患者们的生活造成影响之外,还会带来许多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哮喘这种疾病很难治愈,还很容易复发,那么中老年女性哮喘为何复发呢?下面请相关专家来为各位做一个详细的讲解。
老年女性哮喘如何护理
哮喘是一种常见疾病,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后果,同时哮喘也能引发许多疾病,有效的护理方法不仅能缓解病人的痛苦,还能减少并发症的出现,那么老年女性哮喘如何护理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下吧。
咳嗽变异性哮喘和过敏性哮喘区别
咳嗽变异性哮喘和过敏性哮喘实际是属于同一类型的疾病。它俩唯一的区别在于它们的表现类型不一样。不论是咳嗽变异性哮喘还是过敏性哮喘,都是由于过敏体质,过敏体质的患者遇到了一些过敏原,然后引起不论是哮喘还是干咳这些症状。也就是病因都是来源于本身是过敏体质。外因是接触到过敏原。它们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们表现的形式不太一样。也就是患者的症状表现不同。咳嗽变异性喘,顾名思义它主要的表现就是咳嗽,并且是一种刺激性干咳伴有咽痒的症状。患者有的时候描述就是越痒越咳、越咳越痒。有些年轻女性,甚至咳到最后会出现恶心呕吐的情况。这时候做肺功能可以看到激发或者舒张阳性,就可以诊断为哮喘。过敏性哮喘是属于过去最常见的类型,它以发作性的喘息为主要表现。它们的诊断也是依靠肺功能,激发或者舒张试验阳性来诊断。不论咳嗽变异性哮喘还是过敏性哮喘,治疗方案都一样。所以它俩主要的区别在于临床表现症状的不同。
语音时长 01:33

2020-07-21

58144次收听

哮喘是肺部问题还是支气管问题
哮喘严格的说,应该是支气管的问题,而不是肺部的问题。哮喘的全称又叫做支气管哮喘,它主要是指的由多种炎症细胞以及炎症细胞的组分参与的慢性的一种气道的炎症。这种气道炎症可以导致气道的高反应性,患者会因为高反应性而出现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这种症状在发作时往往会伴有高调的哮鸣音,一般在清晨和夜间容易发作,上述症状可以自行或者是应用药物缓解。由于哮喘的病变部位主要是在细支气管,细支气管在呼气的时候更容易出现塌陷,所以绝大部分患者会感受到胸闷以及呼气时的呼吸困难。这种多数情况下,患者的肺部以及肺实质,肺泡是不受影响的。所以我们可以拿一些吸入的药物,作用于支气管或者是细支气管,减轻患者的气道炎症,舒张患者痉挛的支气管,就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
语音时长 01:33

2020-04-08

64147次收听

哮喘性支气管炎严不严重
哮喘性支气管炎不严重。哮喘性支气管炎,可能大多数情况会单纯地提到哮喘,或说单纯地提到支气管炎,没有哮喘性支气管炎这样一个诊断,临床上会出现喘息性支气管炎这样一个诊断。喘息性支气管炎多见于婴幼儿,会出现类似于咳嗽、喘息、咳痰这样一些症状,严重的会进展为哮喘。平时临床上所说的哮喘,是以发作性的喘息为特点,表现为发作性的喘息、胸闷、气短、咳嗽、咳白色的泡沫痰,同时这个症状是反复发作过程,可以经过治疗缓解,也可以不经过治疗自行缓解。
语音时长 01:09

2019-12-11

54212次收听

02:16
哮喘如何治疗
治疗哮喘需要规律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炎药物,和扩张血管的药物。哮喘是很高发的一种病,哮喘治疗的关键因素在于规律用药,特别是这种糖皮质激素的用,这种药物是作为哮喘的首选用药物。常用的有抗炎作用的药物有布地奈德和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扩张气管药物会经常和抗炎药物做为一种复合制剂使用,比如经常在临床上用到的信必可和舒利迭。这些药物是复合制剂,规律的使用这些药物,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得到比较有效的治疗。
哮喘怎么治疗
哮喘病人可以应用糖皮质激素、白三烯拮抗药、色甘酸、支气管扩张药、抗胆碱药等药物进行治疗,能起到很好的止喘效果;也可以试一试腌制鸭梨、冰糖炖紫皮蒜、杏仁粥等食疗方法,也能缓解病情。
03:46
如何预防哮喘发作
预防哮喘发作方法有远离过敏原、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和冬病夏治。哮喘跟过敏原有关系的预防,远离过敏原可以预防哮喘发作。支气管性哮喘和感冒有密切关系,感冒诱发或复发,预防哮喘发作,要增强体质。加强锻炼,寒冷性的锻炼,坚持用凉水洗脸。冬病夏治,冬天容易发哮喘,夏天进行伏天的伏针、伏灸或者是穴位贴敷。
01:17
哮喘病会不会遗传
对于哮喘这种疾病来说,具有家族史,哮喘具有家族的遗传性。哮喘这种疾病本身,就是一类遗传性疾病,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从外源性的哮喘疾病来看,外源性哮喘的发病,似乎与家庭的特应性倾向关系,更为密切。因此,有人认为哮喘这种疾病,是一种多因子的遗传病,并且哮喘的遗传度在70%-80%左右。其实有遗传基因,不一定会发病。因为哮喘是在遗传易感性的基础上,经由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发生的一种疾病。遗传易感性涉及多个基因及其相互作用,可以致病的环境因素,也是多种多样。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哮喘与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关系。从哮喘的统计结果来看,如果父母都有哮喘,子女哮喘的发病率可以超过50%;如果父母其中一人有哮喘,其子女发病率为20%。
03:11
哮喘的最佳治疗方法
对于哮喘这种疾病,在临床上,首选的治疗方法是激素治疗。在疾病早期治疗哮喘的时候,可以给予患者一些口服的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但是,因为口服的激素类药物副作用很大,能够危害患者的健康。现在通常会采用吸入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这种治疗方法,就是把激素直接作用在呼吸道,没有全身的吸入激素。通过这种治疗方法,可以大大减少激素的副作用,并且效果也会比较好。此外,哮喘患者在缓解期,通过适宜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心肺功能,加速患者的新陈代谢,能够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以及对于气候改变的适应性。一般来说,哮喘患者进行耐寒锻炼的目的是,提高患者的耐寒阈值,增强患者对于温度、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增强抗寒、抵御上呼吸道感染的能力,从而减少哮喘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