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经期能做吗
经期一般可以进行艾灸,但需避开腰腹部穴位。艾灸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的作用,可能帮助缓解痛经、经血不畅等问题。若经血量过大或体质偏热,则不建议艾灸。
经期艾灸可选择足三里、三阴交等下肢穴位,这些穴位远离子宫,刺激后能促进血液循环且不影响经血排出。操作时需注意艾条与皮肤保持适当距离,避免烫伤。每次艾灸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以局部温热舒适为宜。经期体质敏感者可能出现头晕、乏力等反应,应立即停止操作。
经血量超过80毫升或血色鲜红伴有血块时,艾灸可能加重出血。阴虚火旺体质者表现为口干舌燥、潮热盗汗,艾灸会加剧体内热象。存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等器质性疾病时,艾灸可能刺激病灶。以上情况需在中医师指导下判断是否适合艾灸。
经期结束后3-5天可恢复常规艾灸调理。日常注意保暖避免受寒,饮食宜温补忌生冷,保持适度运动促进气血运行。若艾灸后出现经期紊乱或不适持续,应及时就医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