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膜穿孔怎么看
耳膜穿孔可通过耳内镜检查、听力测试、鼓室压力测定等方式诊断。耳膜穿孔可能与外伤、感染、气压伤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耳痛、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
耳膜穿孔的诊断需要结合多种检查手段。耳内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鼓膜是否完整,判断穿孔的位置和大小。听力测试能够评估听力损失的程度,帮助判断穿孔对听力的影响。鼓室压力测定可以了解中耳功能状态,辅助判断穿孔是否伴有中耳病变。部分患者可能需要颞骨CT检查,进一步明确是否存在骨质破坏或胆脂瘤等并发症。
外伤性耳膜穿孔常见于挖耳损伤、掌击伤或爆炸伤,这类穿孔边缘多不规则且伴有出血。感染性穿孔多由中耳炎引起,穿孔边缘较规则且可能伴有脓性分泌物。气压伤导致的穿孔常见于潜水或飞行时压力骤变,穿孔多位于鼓膜紧张部。长期慢性中耳炎可能导致鼓膜大穿孔或边缘性穿孔,这类患者往往伴有明显听力障碍。
耳膜穿孔患者应注意保持外耳道干燥,避免游泳或洗头时进水,防止继发感染。不要自行掏耳或向耳内滴药,避免加重损伤。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穿孔较小者可观察2-3个月,部分可自行愈合。穿孔较大或长期不愈者可能需要鼓膜修补术。日常应避免用力擤鼻、乘坐飞机或潜水,减少气压变化对鼓膜的刺激。出现耳痛加重、流脓或发热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