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哺乳期妈妈拉肚子怎么办

3576次浏览

哺乳期妈妈拉肚子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热敷腹部、服用药物、及时就医等方式治疗。哺乳期腹泻通常由饮食不当、受凉、胃肠炎、肠易激综合征乳糖不耐受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哺乳期妈妈出现腹泻时,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如冰镇饮料、油炸食品、辣椒等。可以适量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面条、蒸苹果等。蒸苹果中含有果胶,能够帮助吸附肠道内的水分,缓解腹泻症状。同时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

2、补充水分

腹泻会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大量流失,哺乳期妈妈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可以少量多次温开水,也可以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溶液。补液时要注意温度适宜,避免过冷刺激胃肠道。哺乳期妈妈每天饮水量应保持在2000-2500毫升,以维持正常乳汁分泌。

3、热敷腹部

用热水袋或热毛巾热敷腹部可以缓解肠痉挛引起的腹痛不适。热敷温度控制在40-45摄氏度,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热敷时要注意避免烫伤皮肤,哺乳期妈妈皮肤较为敏感,可以在热敷袋外包裹毛巾。热敷后要注意保暖,避免腹部再次受凉。

4、服用药物

哺乳期妈妈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蒙脱石散能够吸附肠道内的病原体及其毒素;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可以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有助于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使用药物前要咨询医生,避免影响哺乳。

5、及时就医

如果腹泻症状持续超过2天,或伴有发热、呕吐、便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血常规、大便常规等检查,明确病因后给予针对性治疗。哺乳期妈妈就医时要告知医生正在哺乳的情况,以便医生选择对婴儿安全的治疗方案。

哺乳期妈妈出现腹泻时,除了采取上述措施外,还要注意观察婴儿的反应。如果婴儿出现不适症状,要及时调整哺乳方式或暂停哺乳。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手部清洁,饭前便后要洗手。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增强体质。如果腹泻症状反复发作,建议到医院消化内科就诊,进行系统检查。

相关推荐

滴了氯霉素滴眼液眼睛下面肿了是怎么回事
滴了氯霉素滴眼液后眼睛下面肿可能是药物过敏或局部刺激引起的。可能与个体过敏体质、滴药操作不当、药物成分不耐受、继发感染、眼部基础疾病等因素有关。建议立即停用并就医检查。
慢性咽炎能治愈吗
慢性咽炎一般能治愈,但需要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慢性咽炎通常由长期刺激、感染、胃食管反流、过敏反应、环境因素等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改善症状。
患了梅毒需要注意哪些
梅毒患者需注意规范治疗、定期复查、避免传染、调整生活方式及心理疏导。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母婴或血液传播,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青霉素类药物治疗。
中医是如何认识牛皮癣的
牛皮癣属于中医干癣、白疙、疙风、蛇风、松皮癣等疾病的范畴,隋朝的医学典籍中有关于干癣的记载,清代的医学典籍多将其称为白疙,对症状和病因病机都进行了简单的描述。
牛皮癣用药原则有哪些?
牛皮癣是可以用药物来控制的,但是一般使用的药物都是外用的,所以有的药物是会有刺激患处的可能,还有的药物可能就是在使用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后,没有明显的好转,这些都是有可能出现的,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就是我们没有弄清楚牛皮癣药物治疗的原则,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牛皮癣用药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