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型药疹应该注意什么
荨麻疹型药疹患者需注意避免再次接触致敏药物、及时就医控制症状、保持皮肤清洁、记录用药史、调整饮食结构。该病属于药物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风团伴瘙痒,严重时可累及呼吸或循环系统。
1、避免致敏药物
立即停用可疑致敏药物是首要措施,常见引发药物包括青霉素类抗生素、头孢菌素、解热镇痛药等。患者需将致敏药物名称记录在病历显眼位置,就诊时主动告知医生。未来用药前应仔细核对药品成分,必要时进行药物过敏试验。
2、及时就医控制
出现皮肤风团伴瘙痒时应尽早就诊,医生可能开具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口服溶液等抗组胺药物。若出现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等严重过敏反应,需立即使用肾上腺素注射液抢救。治疗期间避免搔抓皮损,防止继发感染。
3、保持皮肤清洁
每日用温水清洁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护用品。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室内保持适宜温湿度。可局部冷敷缓解瘙痒,禁用热水烫洗。修剪指甲避免无意识抓伤,夜间可戴棉质手套。
4、记录用药史
建立详细的用药档案,记录发病前72小时内所有使用过的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及保健品。特别注意复方制剂中的隐藏成分,如感冒药常含解热镇痛成分。就医时携带药品包装或拍照留存。
5、调整饮食结构
急性期避免食用海鲜、芒果、坚果等高致敏性食物,减少辛辣刺激及酒精摄入。多饮水促进药物代谢,适量补充维生素C。恢复期逐步尝试新食物,观察是否诱发症状,建立个人饮食禁忌清单。
荨麻疹型药疹患者日常需随身携带过敏急救卡,注明致敏药物和紧急联系方式。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增强体质,但避免在花粉密集或污染严重环境锻炼。保持规律作息,控制情绪波动,压力可能加重过敏反应。定期复查肝肾功能,长期用药者需监测药物蓄积风险。出现新发皮疹或其他不适时及时复诊,不可自行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