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如何预防老人尿失禁

发布时间:2020-12-1024829次浏览

老年人尿失禁即膀胱内的尿不能控制而自行流出尿失禁可发生于各年龄组的病人,但以老年病人更为常见。由于老年人尿失禁较多见致使人们误以为尿失禁是衰老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自然后果。事实上,老年人尿失禁的原因很多其中有许多原因可控制或避免。

1、良好的心态

要有乐观、豁达的心情,以积极平和的心态,笑对生活和工作中的成功、失败、压力和烦恼,学会自己调节心境和情绪。

2、防止尿道感染

养成大小便后由前往后擦手纸的习惯,避免尿道口感染。性生活前,夫妻先用温开水洗净外阴,性交后女方立即排空尿液,清洗外阴。若性交后发生尿痛、尿频,可服抗尿路感染药物3~5天,在炎症初期快速治愈。

3、有规律的性生活

研究证明,更年期绝经后的妇女继续保持有规律的性生活,能明显延缓卵巢合成雌激素功能的生理性退变,降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同时可防止其它老年性疾病,提高健康水平。

4、加强体育锻炼

加强体育锻炼,积极治疗各种慢性疾病。肺气肿、哮喘、支气管炎、肥胖、腹腔内巨大肿瘤等,都可引起腹压增高而导致尿失禁,应积极治疗该类慢性疾病,改善全身营养状况。同时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和盆底肌群锻炼。最简便的方法是每天晨醒下床前和晚上就寝平卧后,各做45~100次紧缩肛门和上提肛门活动,可以明显改善尿失禁症状。

5、合理饮食

饮食要清淡,多食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防止因便秘而引起的腹压增高。

相关推荐

01:01
产后尿失禁是什么意思
产后尿失禁一般指女性在分娩后,不能控制小便,出现不自觉排尿的情况。产后尿失禁通常是手术时损伤、分娩时间过长、盆底肌肉过度扩张等因素引起的,可能会在分娩后的1周出现排尿疼痛、尿失禁、尿中有血丝等不适症状。如果女性的症状较轻,一般在分娩后的1-3周,自身的肌肉可以自行恢复,通常不必特殊治疗。如果女性的症状较严重,可能难以自行恢复。女性一般可以通过盆底肌运动,改善不适症状,可以收紧肛门、会阴、尿道等部位5秒,再放松,5秒后再进行收紧,重复10次,每天进行2-3组,锻炼盆底肌。建议女性在分娩时注意避免过早用力、配合医生修补阴道,以免出现尿失禁的情况。如果身体出现不适,应及时就医。
01:08
子宫切除后尿失禁多久能恢复
子宫切除后尿失禁,可能在1-6个月能恢复,由于个人体质存在差异,所以恢复的时间是不一样的。若使用腹腔镜手术切除子宫,则对身体的伤害较小,通常不会出现肠粘连的情况。若术后加强护理,积极配合治疗,可能在1个月左右身体会恢复,且尿失禁的情况会得到改善;若患者术后护理不当,还长期出现体力劳动,则可能会影响伤口,导致盆底脏器脱垂,加重尿失禁的情况,这种症状通常需要3个月左右才能恢复;若通过开腹手术的方法切除子宫,则对身体的损伤较大,会严重影响膀胱、尿道,则需要6个月左右才能恢复正常。术后建议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确保摄入充足的营养,多吃鸡蛋、瘦肉、菠菜等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有助于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03:14
5岁的小孩经常尿床怎么办
首先要进行正确疏导,同时注意在睡觉前,减少饮水量,同时建议小孩儿在夜间时,父母要督促一次或两次起床排尿,让其知道有尿意要迅速排尿。有些孩子是由于包茎原因,长期包皮垢刺激龟头,敏感度过高,出现尿床、尿失禁情况。还有的孩子由于神经系统发育不全,由于颅内神经系统、垂体的,或者腰椎的一些疾病造成尿床,这种器质性病变,或者有手术指征病变,通过早期进行手术也能解决。所以说孩子经常尿床,只是在五岁的孩子经常尿床,不一定是有什么器质性问题,但带孩子到医院进行相应检查,是比较可靠的办法。
03:04
孕晚期有漏尿正常吗
孕晚期有漏尿是正常现象,主要是由于孕晚期以后子宫体积增大,对盆腔和膀胱的压迫作用比较明显,导致膀胱的压力较大,就可以出现不自觉有漏尿的情况。同时由于子宫的增大,引起盆底肌的损害,盆底的松弛使尿液排出的阻力减少,也会出现漏尿。如果生产后继续有漏尿现象,根据轻重也要进行相应的治疗和处理。最好的治疗方式就是盆底肌的锻炼,就是增加盆底肌肉的力量,通过提肛运动逐渐恢复盆底肌。如果通过提肛的功能锻炼,盆底肌锻炼依然达不到有效控制排尿的作用,可能是压力性尿失禁,可以采用手术治疗。
02:01
小便憋不住什么问题
小便憋不住需考虑是否有尿失禁的情况。尿失禁病因:一、女性的压力性尿失禁,有些女性在正常情况下问题不大,但是如果憋尿时间过长,或者在运动、跳跃、咳嗽、大笑等等,这些时候,小便就憋不住了,这是尿道括约肌功能下降所导致的。二、中老年男性的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增生后会引起膀胱刺激症状,患者总有尿意,会引起排尿的冲动,不能较长时间的憋尿,如果有这种情况,应到医院检查,有时需要用药控制。
引起女性尿失禁的原因有哪些
引起女性尿失禁的原因有盆底器官脱垂或者膀胱括约肌损伤、盆低肌肉群松弛、严重膀胱感染等。女性尿失禁通常可在顺产的过程中出现了盆底肌的松弛,或者盆底结构改变有关,通常会导致尿道功能下降会导致尿失禁的发生概率增加。也可能是因为自身的雌激素分泌下降,雌激素分泌下降一般会导致尿道或者膀胱功能下降。同时不排除是子宫切除术的过程中引起了膀胱韧带或者肌肉的损伤,从而会引起尿失禁。部分人群是因为在生产的过程中导致膀胱神经出现了损伤,同时怀孕期间子宫增大压迫膀胱,都是引起尿失禁的原因。具体的原因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明确,配合医生进行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能够作为诊断病情的依据,通常不能够私自盲目诊断病情。
语音时长 01:14

2021-01-15

92769次收听

老人尿失禁的危害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人会出现尿失禁,随着疾病的严重对患者的生活危害也越来越多,所以平时大家需要尽早了解疾病的出现,而且要注意合理的进行调解,为了避免造成更多影响。那么,老人尿失禁的危害是什么?
尿失禁可以手术治疗吗
尿失禁可以手术治疗吗?我们都知道,如果年轻的女性或者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出现尿失禁,那是很尴尬的,甚至一些上学的儿童因为出现了尿失禁的症状,所以变得郁郁寡欢,变得开始很自卑,甚至有自闭症的。一般来说尿失禁是需要积极的治疗的,药物治疗,还有行为治疗,当然了
怎样治老年妇女尿失禁
生活中其实很多老年妇女到了一定年龄都很容易出现小便失禁的问题,其实很多时候造成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一些疾病问题造成的,而且由于你盘古底肌肉松弛得不到控制的话,那么这种现象就会频繁发生,下面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老年妇女小便失禁怎么治疗吧。
尿失禁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尿失禁诱发因素包括生产损伤,过度性生活及前列腺炎症,精神压力过大。
膀胱过度活动症能治好吗
膀胱过度活动症能治好的。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症状主要是尿频尿急,甚至出现紧迫性的尿失禁。夜尿次数增多。患者排尿的次数增多,患者的尿量很少,但是排尿的间隔时间非常的短。急迫性尿失禁是指患者有尿意的时候,就需要立即排尿。对于一部分患者,往往来不及去卫生间排尿,直接出现排尿尿到裤子上的现象。做尿流动力学检查,基本上可以确诊。大部分患者都是疗效比较好的,包括药物治疗,行为治疗和手术治疗,一部分患者膀胱过度活动中,和患者的心理因素是有一定的关系,如果是由于间质性膀胱炎引起的话,对炎症患者进行口服药物治疗和行为治疗;在这两种方法都无效的情况下,可进行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 01:34

2020-01-07

51968次收听

女性尿失禁手术后遗症有哪些
女性尿失禁手术后遗症主要有膀胱和尿道的损伤。压力性尿失禁的手术方式有很多种,因此手术方式不一样,术后可能导致的后遗症也不一样。如果做的是阴道前壁修补术,手术是有可能损伤膀胱和尿道的,需要医生在做手术的时候避免这种损伤。手术一旦损伤了膀胱或者尿道,要立即进行修补术,并进行留置导尿,导尿要持续2个星期。如果手术做完了才发现尿道、膀胱受了损伤,应该留置导尿3到6个星期,3个月之后再进行手术修补。耻骨后阴道前壁悬吊术常见的并发症也是膀胱和尿道的损伤,还有可能出现悬吊线的脱落,这是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要谨慎选择悬吊的部位。做膀胱颈穿刺术,只要悬吊线不穿入膀胱或者尿道一般不会造成严重后果。袖带式膀胱悬吊术,也容易造成膀胱、尿道的损伤,还有可能出现盆腔内出血、术后排尿困难等症状,需要医生谨慎进行手术操作。如果向膀胱颈黏膜下注射植入物,术后可能会出现暂时的排尿困难,一段时间后就能缓解。
语音时长 01:55

2019-12-17

52816次收听

尿失禁怎么治疗
尿失禁患者一般老龄人居多,也有产后的妇女,当然也有不少中年患者。患者一旦发现自己的尿失禁病症就应及时就医,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遵从医嘱,才会有效的改善自己的病情。尿失禁的治疗要依据临床上的药理,适当地配合抗生素等医学手段。那么我们来分析尿失禁的具体治疗方法有雌激素治疗、运动治疗方法、针灸治疗、微创手术等。患者平时要多喝水,多休息,适当的身体锻炼,才能更好的治疗恢复尿失禁。
尿失禁治疗的方法有什么
尿失禁的治疗方法要进行区分对待,针对压力性尿失禁,在治疗上可采用手术治疗,经过阴道在尿道周围放一个吊带,恢复尿道正常结构。针对急迫性尿失禁,可采用西药治疗,让膀胱充分的松驰。针对混合性尿失禁,要看其偏向急迫性还是压力性尿失禁,采用一个针对性的治疗。
语音时长 01:49

2018-09-30

57291次收听

尿失禁原因都包含什么
老年人是尿失禁的高发人群,特别是老年女性。发病原因主要有:第一、绝经以后雌激素水平降低尿道黏膜变薄,尿道关闭能力下降;第二、由于膀胱老化,导致膀胱不受人控制不自主的收缩,会把尿液从膀胱通过尿道挤出体外,出现一些漏尿的情况。
语音时长 01:25

2018-09-30

52094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