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尖瓣狭窄的心脏杂音
二尖瓣狭窄的心脏杂音通常在心尖区可闻及舒张中晚期低调隆隆样杂音。二尖瓣狭窄主要由风湿热、先天性畸形、退行性钙化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呼吸困难、咯血、心悸等症状。
风湿热是导致二尖瓣狭窄最常见的原因,长期反复链球菌感染引发瓣膜炎症反应,导致瓣叶增厚粘连。患者可能出现活动后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听诊可发现第一心音亢进和开瓣音。先天性二尖瓣狭窄多见于婴幼儿,瓣膜发育异常导致血流受阻,常合并其他心脏畸形,表现为喂养困难、生长发育迟缓。退行性钙化多见于老年患者,二尖瓣环钙化累及瓣叶基部,杂音性质较柔和,可能伴有心律失常。感染性心内膜炎可形成赘生物造成瓣膜机械性梗阻,患者往往有发热、贫血等感染征象。左房黏液瘤是罕见病因,肿瘤随体位改变移动可能产生杂音强度变化,超声心动图可明确诊断。
二尖瓣狭窄患者应限制钠盐摄入,每日控制在3克以内,避免加重心脏负荷。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运动强度以不引发明显气促为宜。注意防寒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接种肺炎链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定期监测心率血压,记录每日体重变化,发现下肢水肿加重及时就医。避免突然改变体位,防止左房黏液瘤导致体位性晕厥。遵医嘱按时服用抗凝药物,定期复查凝血功能和国际标准化比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