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和胃疼怎么办
眼球红血块通常由结膜下出血引起,可能由外伤或揉眼、剧烈咳嗽或呕吐、高血压或血液疾病、眼部手术或感染、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等原因导致,可通过冷敷止血、避免揉眼、控制血压、抗感染治疗、调整用药等方式缓解。
1、外伤或揉眼
外力撞击或频繁揉搓眼睛可能导致结膜小血管破裂。表现为突发无痛性眼红,出血范围局限。建议48小时内冷敷收缩血管,避免剧烈运动。若伴随视力下降需排查巩膜裂伤。
2、剧烈咳嗽或呕吐
胸腔压力骤增会使结膜毛细血管破裂。常见于百日咳、哮喘急性发作或胃肠炎患者。出血多呈片状,无须特殊处理,原发病控制后1-2周可自行吸收。
3、高血压或血液疾病
未控制的高血压可能引起自发性结膜下出血,常伴头晕头痛。血液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会导致反复出血,需查血常规和凝血功能。可遵医嘱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降压,或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治疗。
4、眼部手术或感染
白内障等内眼手术可能损伤结膜血管,术后需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感染。急性结膜炎引起的充血需与出血鉴别,细菌性感染可用加替沙星眼用凝胶,病毒性感染可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
5、长期服用抗凝药物
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等抗凝药可能增加出血风险。出现眼出血时应检测INR值,眼科医生评估后可能需要调整剂量。同时须排查其他部位出血倾向。
建议保持眼部清洁,避免用力擤鼻或负重活动。出血初期可每日冷敷3次,每次10分钟。两周未吸收或反复发作需排查全身性疾病。高血压患者应每日监测血压,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血糖。阅读时保持30厘米用眼距离,每20分钟远眺20秒。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K,适量食用菠菜、猕猴桃等有助于血管修复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