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周围肿胀怎么回事
伤口周围肿胀可能由局部炎症反应、淋巴回流受阻、感染、过敏反应或血管损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冷热敷处理、药物干预、抬高患肢、伤口护理及就医清创等方式缓解。
1、局部炎症反应
创伤后机体释放组胺等炎性介质导致毛细血管扩张,表现为红肿热痛。可用冰袋冷敷24小时内减轻肿胀,48小时后改用热敷促进吸收。避免抓挠或压迫伤口。
2、淋巴回流受阻
组织液经淋巴管回流受阻时易积聚在伤口周边,形成凹陷性水肿。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配合向心性按摩有助于淋巴引流。若持续3天未缓解需排查丝虫病等病因。
3、细菌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侵入可引发化脓性肿胀,伴有脓性分泌物和发热。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左氧氟沙星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等抗菌药物。坏死组织需手术清创。
4、过敏反应
敷料粘胶或消毒剂可能引发接触性皮炎,表现为瘙痒性水肿伴皮疹。立即停用致敏物质,口服氯雷他定片缓解症状。严重过敏需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
5、血管损伤
小静脉破裂会导致血肿形成,触诊有波动感。初期压迫止血后,后期可注射透明质酸酶促进血肿吸收。动脉损伤需紧急缝合处理。
保持伤口干燥清洁,每日用生理盐水冲洗后更换无菌敷料。饮食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促进修复,限制辛辣刺激食物。肿胀持续加重、出现发热或脓液时,须及时至普外科或急诊科就诊。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监测血糖水平以控制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