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阴道炎好治吗
和肺结核患者接触后可通过隔离观察、症状监测、结核菌素试验、胸部影像学检查、预防性用药等方式处理。肺结核通常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具有传染性。
1、隔离观察
与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后应立即减少与他人接触,保持单独居住环境14天以上。肺结核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接触者需佩戴口罩并每日开窗通风,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若接触者为免疫力低下人群,建议提前联系疾控中心报备。
2、症状监测
每日早晚测量体温并记录,观察是否出现持续2周以上的低热、夜间盗汗、咳嗽咳痰等症状。肺结核早期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但若咳嗽持续3周以上或痰中带血,需高度警惕。接触者应单独使用餐具并煮沸消毒。
3、结核菌素试验
接触后8-10周可进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通过皮内注射纯蛋白衍生物观察皮肤硬结反应。试验阳性表明存在结核菌感染风险,需进一步做γ-干扰素释放试验确认。儿童、HIV感染者等特殊人群可能出现假阴性结果。
4、胸部影像学检查
接触后2个月建议进行胸部X光或CT检查,重点观察肺尖部、上叶后段等结核好发部位是否出现浸润阴影、钙化灶或空洞。对于痰涂片阳性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即使无症状也需完成影像学筛查。
5、预防性用药
经专业评估后,高风险接触者可遵医嘱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等药物进行3-9个月的化学预防。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避免与酒精同服。妊娠期妇女、肝病患者等特殊人群用药需调整方案。
接触后3个月内应保持充足睡眠和均衡饮食,每日摄入适量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等,补充维生素D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避免过度劳累,可进行散步、太极拳等温和运动。所有密切接触者都应完成全程随访,即使初次检查阴性也需在接触后半年复查。若出现不明原因体重下降、持续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