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痒是怎么回事
皮肤痒可能由皮肤干燥、过敏反应、真菌感染、神经性皮炎、肝胆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保湿护理、抗过敏治疗、抗真菌药物、局部封闭治疗、原发病控制等方式缓解。
1、皮肤干燥
皮肤干燥是皮肤痒的常见原因,多见于秋冬季节或频繁洗澡人群。干燥会导致角质层屏障功能受损,引发瘙痒。日常需减少洗澡频率,水温控制在40℃以下,沐浴后及时涂抹含尿素、神经酰胺的保湿霜。避免使用碱性肥皂,选择温和沐浴露。
2、过敏反应
接触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等过敏原可能诱发皮肤痒,常伴有红斑、风团。过敏反应与组胺释放有关,需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滴剂等抗组胺药,严重者可短期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
3、真菌感染
足癣、体癣等真菌感染会引起局部瘙痒,伴随脱屑、环形红斑。真菌通过破坏皮肤角质蛋白引发症状。确诊需进行真菌镜检,治疗选用联苯苄唑乳膏、特比萘芬喷雾剂等抗真菌药物,疗程需持续2-4周以防复发。
4、神经性皮炎
神经性皮炎表现为阵发性剧烈瘙痒,好发于颈后、肘窝等部位,与精神紧张相关。反复搔抓会导致皮肤苔藓样变。治疗需结合心理疏导,局部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封闭治疗,配合使用多塞平乳膏止痒。
5、肝胆疾病
胆汁淤积性肝病、胆管梗阻等会导致胆盐沉积在皮肤,刺激神经末梢引起全身瘙痒。这类瘙痒夜间加重,可能伴随黄疸。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熊去氧胆酸胶囊利胆,严重者需行胆道引流术缓解症状。
日常需注意保持适宜环境湿度,穿着宽松棉质衣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若瘙痒持续超过2周、伴随皮损或全身症状,应及时就诊皮肤科或消化内科,完善血常规、肝功能、过敏原检测等检查。切勿过度搔抓皮肤,以防继发感染或形成色素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