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上的黑点叫什么
皮肤上的黑点通常称为色素痣,医学上称为黑素细胞痣,主要由黑素细胞聚集形成。色素痣可能表现为交界痣、混合痣、皮内痣等类型,多数为良性,但需警惕异常变化。
1、交界痣
交界痣通常扁平且颜色均匀,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好发于手掌、足底等部位。痣细胞位于表皮与真皮交界处,存在极低概率恶变风险。若出现边缘不规则、颜色加深或增大,建议就医进行皮肤镜检查。
2、混合痣
混合痣稍隆起于皮肤表面,可能伴有毛发,由交界痣和皮内痣共同构成。常见于躯干和四肢,生长缓慢。日常应避免反复摩擦刺激,若短期内直径超过6毫米需排查恶性可能。
3、皮内痣
皮内痣呈半球形隆起,质地柔软,多见于头颈部。痣细胞完全位于真皮层内,几乎无恶变倾向。通常无需处理,若影响外观可选择二氧化碳激光或手术切除。
4、雀斑
雀斑为直径1-2毫米的浅褐色斑点,与紫外线照射相关,好发于面部。属于表皮基底层色素增加,冬季可能变淡。日常需加强防晒,必要时可尝试调Q激光治疗。
5、脂溢性角化病
脂溢性角化病俗称老年斑,表现为油腻性褐色斑块,与皮肤老化有关。多见于中老年人躯干部位,属良性增生。若出现瘙痒或出血,可通过液氮冷冻或刮除术去除。
日常应注意观察皮肤黑点的变化,避免抠抓或化学刺激。外出时使用SPF30以上的防晒霜,定期进行皮肤自查。若发现黑点短期内增大、破溃或伴有疼痛,应及时至皮肤科就诊,必要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对于先天性巨痣或多发痣患者,建议每年进行一次专业皮肤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