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有什么区别
过敏性紫癜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两种不同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区别在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受累器官。过敏性紫癜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关节痛和胃肠道症状,而系统性红斑狼疮可累及全身多系统,常见症状包括面部蝶形红斑、关节炎、肾脏损害等。
1、发病机制
过敏性紫癜主要由免疫复合物沉积引起小血管炎,常见诱因为感染或过敏。系统性红斑狼疮是全身性自身免疫病,与遗传、环境因素及免疫调节异常相关,体内产生多种自身抗体攻击正常组织。
2、皮肤表现
过敏性紫癜特征为下肢对称性瘀点瘀斑,按压不褪色。系统性红斑狼疮典型表现为面部蝶形红斑,光照后加重,可能伴有盘状红斑或黏膜溃疡。
3、关节症状
过敏性紫癜多表现为大关节游走性疼痛,通常无关节畸形。系统性红斑狼疮常见对称性小关节炎,可能伴随晨僵,部分患者会出现关节畸形。
4、肾脏损害
过敏性紫癜肾炎以血尿和蛋白尿为主,多数预后良好。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病理类型多样,可从轻度系膜增生到严重弥漫增殖性肾炎,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5、其他系统受累
过敏性紫癜可引发腹痛、消化道出血等胃肠症状。系统性红斑狼疮除皮肤关节外,常累及血液系统、神经系统、浆膜腔等,可能出现溶血性贫血、癫痫发作、胸膜炎等表现。
两种疾病均需长期随访管理。过敏性紫癜患者应注意避免已知过敏原,急性期需卧床休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需严格防晒,规律用药并监测药物副作用,定期复查血常规、尿常规及免疫指标。出现新发症状或原有症状加重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