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酸背痛怎么回事
腰酸背痛可能由肌肉劳损、腰椎间盘突出、骨质疏松、泌尿系统疾病、妇科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休息理疗、药物治疗、手术干预等方式缓解。
1、肌肉劳损
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或过度劳累可能导致腰背部肌肉紧张。常见于久坐办公、重体力劳动者,表现为局部酸痛且活动后加重。建议热敷并配合适度拉伸,避免提重物。
2、腰椎间盘突出
椎间盘退变或外伤可能导致髓核压迫神经根,引发放射性疼痛伴下肢麻木。可能与长期弯腰劳动、肥胖等因素有关。急性期需卧床,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甲钴胺片等药物。
3、骨质疏松
骨量下降使椎体承重能力减弱,易出现隐痛且夜间明显。绝经后女性高发,与钙摄入不足、缺乏运动相关。需补充碳酸钙D3片,配合抗骨质疏松药物如阿仑膦酸钠片。
4、泌尿系统疾病
肾结石或肾炎可引起单侧腰部钝痛,常伴排尿异常。结石移动时产生绞痛,可能因饮水不足、高嘌呤饮食诱发。建议完善尿常规检查,必要时行体外冲击波碎石。
5、妇科疾病
盆腔炎或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导致腰骶部坠痛,经期加重。与生殖系统感染、激素紊乱有关。需妇科检查明确,可选用头孢克肟分散片联合甲硝唑片抗感染治疗。
日常应保持正确坐姿,每1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睡眠选择硬度适中的床垫,避免腰部悬空;饮食注意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如牛奶、深海鱼等;急性疼痛期可短期使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局部镇痛,若症状持续超过1周或出现下肢无力需及时就诊。建议进行游泳、瑜伽等低冲击运动增强核心肌群稳定性,搬重物时采用屈膝下蹲姿势减少腰椎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