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检查是否患肝胆管结石
肝胆管结石可通过影像学检查、血液检查、肝功能检查、内镜检查和病理检查等方式确诊。肝胆管结石可能与胆道感染、胆汁淤积、寄生虫感染、胆道结构异常、遗传因素等原因有关。
1、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是肝胆管结石的首选筛查方法,能够清晰显示结石的位置、大小和数量。腹部CT检查可进一步明确结石分布及胆管扩张情况,对复杂病例有较高诊断价值。磁共振胰胆管造影能无创评估胆管系统全貌,尤其适用于肝内胆管结石的定位。
2、血液检查
血常规可发现白细胞升高提示合并感染,胆红素和转氨酶水平异常反映肝功能损害。血清碱性磷酸酶和γ-谷氨酰转肽酶升高提示胆汁淤积,肿瘤标志物检测有助于鉴别胆管癌等并发症。
3、肝功能检查
肝功能检测包括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指标,可评估肝细胞损伤程度。凝血功能检查能反映维生素K吸收障碍导致的凝血异常,血清白蛋白水平下降提示慢性肝损害。
4、内镜检查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兼具诊断和治疗功能,可直接观察胆管结石并取石。胆道镜检查适用于肝内胆管结石的直视下诊断,可同时进行活检或碎石治疗。超声内镜对胆总管下端结石有较高检出率。
5、病理检查
手术取出的结石需进行成分分析以确定类型,常见胆固醇性、胆色素性和混合性结石。肝组织活检可评估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病变程度,胆管壁病理检查有助于鉴别肿瘤性病变。
确诊肝胆管结石后应保持低脂饮食,避免油腻食物刺激胆汁分泌。规律作息有助于维持胆汁正常排泄,适度运动可促进新陈代谢。出现腹痛、黄疸等症状需及时复查,遵医嘱进行药物或手术治疗。术后患者需定期随访监测肝功能异常和结石复发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