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膜穿孔有哪些症状
耳膜穿孔的症状主要有耳痛、听力下降、耳鸣、耳漏、眩晕等。耳膜穿孔通常由外伤、感染、气压伤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鼓膜充血、中耳积液等表现,需根据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
1、耳痛
耳膜穿孔初期常出现突发性锐痛,可能由外伤或急性中耳炎导致。穿孔后疼痛可能减轻,但若继发感染会出现持续性胀痛。患者可表现为拒碰耳廓、夜间痛醒,婴幼儿可能哭闹抓耳。需避免耳道进水,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疼痛,合并感染时需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抗炎。
2、听力下降
穿孔面积较大时会出现传导性听力减退,患者感觉耳闷、听声音遥远。小型穿孔对低频音影响更明显,大型穿孔可导致15-30分贝听力损失。若损伤听骨链可能合并感音神经性聋。建议进行纯音测听检查,严重者需行鼓室成形术修复。
3、耳鸣
约半数患者伴随高频蝉鸣样耳鸣,可能与内耳淋巴液振动异常有关。气压变化时耳鸣可能加重,捏鼻鼓气可暂时缓解。慢性穿孔者可能因中耳负压出现持续性耳鸣。可尝试掩蔽治疗,严重者需用甲钴胺片营养神经。
4、耳漏
感染性穿孔会出现脓性或血性分泌物,细菌性感染分泌物呈黄色粘稠状,真菌性感染可见白色絮状物。外伤性穿孔初期为血性渗液,继发感染后转为脓性。需每日用硼酸冰片滴耳液清洁,避免使用棉签深入掏挖。
5、眩晕
若穿孔边缘损伤半规管或前庭窗,可能引发旋转性眩晕伴恶心呕吐。冷热试验可见患侧前庭功能减退。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可遵医嘱使用地芬尼多片控制症状,必要时行鼓室探查术明确损伤部位。
耳膜穿孔患者应保持耳道干燥,洗澡时用防水耳塞阻挡水流。避免用力擤鼻、乘坐飞机或潜水,防止气压变化加重损伤。饮食需清淡,限制辛辣刺激食物。若出现发热、剧烈头痛或面瘫等症状,提示可能出现颅内并发症,须立即就医。定期复查耳内镜观察穿孔愈合情况,超过3个月未愈者需考虑手术修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