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肺炎是怎么引起
真菌性肺炎主要由曲霉菌、隐球菌、念珠菌等真菌感染引起,常见诱因包括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慢性肺部疾病、艾滋病等免疫缺陷状态。
1、曲霉菌感染
曲霉菌通过吸入空气中孢子致病,多见于陈旧建筑粉尘环境或霉变谷物接触史。患者可能出现咳嗽伴褐色痰、胸痛等症状。治疗需使用伏立康唑注射液或伊曲康唑胶囊等抗真菌药物,重症需联合两性霉素B脂质体。
2、隐球菌感染
隐球菌常存在于鸽粪污染的土壤中,免疫功能低下者易感。典型表现为渐进性头痛伴低热,肺部影像可见结节影。确诊需脑脊液墨汁染色,治疗首选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耐药时改用两性霉素B。
3、念珠菌感染
念珠菌性肺炎多继发于广谱抗生素使用后,常见于ICU患者。特征为白色粘痰和持续发热,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可确诊。常用氟康唑胶囊或卡泊芬净注射液,合并败血症时需联合棘白菌素类药物。
4、免疫抑制状态
器官移植后使用他克莫司等免疫抑制剂、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化疗、未控制的糖尿病等均会削弱免疫功能。这类患者出现不明原因发热和肺部浸润影时,需高度怀疑真菌感染。
5、环境暴露因素
农业劳动中接触发霉稻草可能诱发肺曲霉球,地下室作业者易接触隐球菌。建议高危人群工作时佩戴N95口罩,居住环境保持通风干燥,定期清洗空调滤网。
预防真菌性肺炎需加强基础疾病管理,避免滥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免疫功能低下者应定期进行胸部CT筛查,出现持续咳嗽超过两周、痰中带血丝等症状时及时就诊。日常注意保持室内湿度在40%-60%,清理发霉物品时做好防护,饲养禽类后彻底洗手。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完成抗真菌疗程,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和药物浓度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