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腹肌拉肚子是怎么回事
练腹肌时出现拉肚子可能与运动强度过大、饮食不当、胃肠功能紊乱、肠易激综合征或感染性肠炎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运动计划、改善饮食、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1、运动强度过大
高强度腹肌训练可能刺激腹腔压力骤增,引发肠道蠕动加速。部分人群因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导致胃肠血流量减少,出现短暂性腹泻。建议降低卷腹、平板支撑等动作的组数和频率,运动前后充分热身拉伸。
2、饮食不当
锻炼前摄入高乳糖、高纤维或辛辣食物可能刺激肠黏膜。运动时胃肠机械性震荡会加剧这种刺激,表现为水样便。应避免训练前2小时进食牛奶、豆类、西兰花等产气食物,选择香蕉、白面包等易消化碳水化合物。
3、胃肠功能紊乱
长期不规律运动人群突然增加腹肌锻炼,可能打破肠道菌群平衡。伴随腹胀、肠鸣音亢进等症状时可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等微生态制剂调节。
4、肠易激综合征
应激性结肠患者运动时更易出现腹泻,与内脏高敏感性相关。典型表现为腹痛后排便缓解,可配合匹维溴铵片、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等药物调节肠道运动功能。
5、感染性肠炎
若腹泻伴随发热、黏液脓血便,需考虑细菌性痢疾或病毒性肠炎。诺氟沙星胶囊、蒙脱石散等药物可对症治疗,但须经粪便检测确诊后使用,避免滥用抗生素。
日常应保持规律运动习惯,逐步增加腹肌训练强度,运动后及时补充电解质溶液。注意观察粪便性状变化,持续3天以上水样便或出现脱水症状时需就医。训练期间选择棉质透气服装,避免腹部受凉加重肠痉挛。合并慢性胃肠疾病者建议咨询专科医生制定个性化锻炼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