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乳腺炎需要做哪些检查
急性乳腺炎通常需要进行血常规检查、乳腺超声检查、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乳腺触诊和体温监测等检查。这些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因、评估炎症程度并指导治疗。
1、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是急性乳腺炎的基础检查项目,通过检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等指标,可以判断是否存在细菌感染及炎症程度。白细胞计数升高通常提示细菌感染,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可能反映炎症处于急性期。该检查无需特殊准备,采血后1-2小时即可获取结果。
2、乳腺超声检查
乳腺超声检查能清晰显示乳腺组织的结构变化,帮助鉴别乳腺炎与乳腺脓肿。超声下可见乳腺组织增厚、回声紊乱,脓肿形成时可观察到液性暗区。该检查无辐射、无创,适合哺乳期女性,检查前无须禁食,但需保持乳房清洁。
3、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对乳汁或脓液进行细菌培养可明确致病菌种类,常见病原体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药敏试验能指导抗生素选择,避免耐药性。采样时需消毒乳头,收集初段乳汁或穿刺脓液,培养结果需等待3-5天。
4、乳腺触诊
医生通过触诊评估乳房肿块的大小、质地、压痛程度及淋巴结肿大情况。触诊可初步判断炎症范围,哺乳期乳腺炎常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非哺乳期需警惕特殊类型乳腺炎。检查时患者需放松,配合医生按压动作。
5、体温监测
急性乳腺炎患者常伴有发热症状,定期测量体温可监测病情进展。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可能提示全身感染,需加强抗感染治疗。建议使用电子体温计测量腋温,每日至少3次,发热时需记录热型及伴随症状。
急性乳腺炎检查期间应保持充足休息,暂停患侧哺乳但需定期排空乳汁,避免乳汁淤积加重炎症。饮食宜清淡,多饮水促进代谢,可适量食用具有消炎作用的食物如蒲公英茶、薏仁粥。穿着宽松棉质内衣减少摩擦,局部疼痛明显时可冷敷缓解。若出现高热不退、乳房皮肤发紫或脓液渗出等症状,须立即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