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栓塞的病因有哪些
急性肺栓塞的病因主要有遗传性血栓形成倾向、长期卧床、手术创伤、恶性肿瘤、妊娠及产褥期等因素。
1、遗传性血栓形成倾向
部分患者存在抗凝血酶缺乏、蛋白C或蛋白S缺乏等遗传性易栓症,导致血液高凝状态。这类患者需终身抗凝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等,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
2、长期卧床
瘫痪、重症患者或长途旅行久坐者,下肢静脉血流淤滞易形成深静脉血栓。建议卧床期间穿戴弹力袜,每2小时协助患者进行踝泵运动,必要时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预防血栓。
3、手术创伤
骨科大手术、腹部盆腔手术等可能损伤血管内皮,激活凝血系统。术后早期活动至关重要,对于高风险患者可预防性使用那屈肝素钙注射液。
4、恶性肿瘤
胰腺癌、肺癌等恶性肿瘤分泌促凝物质,同时化疗会加重血栓风险。这类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胸痛时需警惕肺栓塞,诊断后需长期使用达比加群酯胶囊抗凝。
5、妊娠及产褥期
妊娠期血液呈高凝状态,子宫增大会压迫髂静脉。建议孕妇避免久坐,出现单侧下肢肿胀需及时排查深静脉血栓,确诊后需使用治疗剂量的依诺肝素钠注射液。
预防急性肺栓塞需保持规律运动,避免久坐超过4小时,长途旅行时穿着医用弹力袜。高风险人群应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糖,术后患者遵医嘱按时使用抗凝药物。若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咯血或晕厥,须立即就医进行CT肺动脉造影检查,延误治疗可能导致右心衰竭等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