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缺钙怎么回事
宝宝缺钙可能由维生素D缺乏、饮食钙摄入不足、早产或低出生体重、慢性腹泻、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维生素D、增加户外活动、药物治疗、定期监测等方式改善。
1、维生素D缺乏
维生素D缺乏是宝宝缺钙的常见原因,维生素D有助于促进钙的吸收。若宝宝缺乏维生素D,即使摄入足够的钙也难以被吸收利用。家长需注意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滴剂,如星鲨维生素D滴剂或伊可新维生素AD滴剂,并保证每日适量的户外活动,帮助皮肤合成维生素D。
2、饮食钙摄入不足
宝宝饮食中钙含量不足可能导致缺钙,尤其是母乳喂养的宝宝在6个月后未及时添加含钙辅食。家长可逐步引入含钙丰富的食物,如配方奶粉、酸奶、奶酪、豆腐等。对于幼儿,可适量增加西蓝花、芝麻酱等食物。
3、早产或低出生体重
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由于先天储备不足,更容易出现缺钙。这类宝宝需在医生指导下加强钙和维生素D的补充,定期监测血钙和骨密度,必要时使用碳酸钙颗粒或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药物干预。
4、慢性腹泻
长期腹泻会影响钙的吸收,导致缺钙。家长需及时治疗腹泻病因,如乳糖不耐受可改用无乳糖奶粉,感染性腹泻需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或益生菌。腹泻期间可短期增加钙剂补充,如乳酸钙颗粒。
5、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少数宝宝因甲状旁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低钙血症,表现为手足搐搦或惊厥。此类情况需就医确诊,长期服用钙剂和活性维生素D治疗,如骨化三醇软胶囊,并定期复查血钙、磷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
家长需定期带宝宝生长发育情况,保证每日奶量达标,1岁前母乳或配方奶不少于600毫升,1岁后维持500毫升左右。辅食添加阶段逐步引入高钙食物,避免过量摄入影响钙吸收的植酸或草酸类蔬菜。天气晴朗时每日安排1-2小时户外活动,夏季避开强光时段。若发现宝宝有多汗、夜惊、方颅等缺钙表现,应及时就医评估,不可自行长期大剂量补钙。早产儿、双胞胎或存在慢性疾病的宝宝应遵医嘱增加随访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