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容易得胃食管反流
胃食管反流容易发生在长期吸烟饮酒者、肥胖人群、妊娠期女性、中老年群体以及存在食管裂孔疝等结构性异常的人群中。胃食管反流主要由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异常、胃内压增高等因素导致,典型症状包括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等。
1、长期吸烟饮酒者
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均可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张力,导致胃内容物反流。这类人群常伴随慢性咳嗽、咽喉异物感等非典型症状。建议通过戒烟限酒、睡前3小时避免进食等方式改善,若症状持续需消化内科就诊,医生可能开具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等药物。
2、肥胖人群
腹型肥胖者腹腔压力增高,易促使胃酸反流。体重指数超过28的人群中,约半数存在反流症状。需通过低脂饮食、控制餐量及减重干预,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联合多潘立酮片调节胃肠动力。
3、妊娠期女性
孕激素水平升高会松弛食管下括约肌,增大的子宫也会增加腹压。约30%-50%孕妇会出现反流症状,分娩后多自行缓解。建议采取少食多餐、睡眠抬高床头等生活方式调整,严重时可在医生指导下短期服用硫糖铝混悬凝胶。
4、中老年群体
年龄增长导致食管蠕动功能下降及括约肌退化,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时更易发作。这类患者需注意避免饱餐、减少浓茶咖啡摄入,若出现吞咽困难需警惕巴雷特食管,需胃镜筛查并长期服用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控制。
5、结构性异常者
先天性食管裂孔疝或术后解剖结构改变者,因抗反流屏障破坏易发生严重反流。典型表现为平卧位反流加重,可能伴随呼吸系统症状。确诊需依靠钡餐或胃镜检查,部分患者需行腹腔镜胃底折叠术,药物可选用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改善动力。
预防胃食管反流需建立规律饮食习惯,避免高脂、辛辣及酸性食物,餐后保持直立位,睡眠时抬高床头15-20厘米。适当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可增强膈肌功能,超重者建议将体重指数控制在24以下。若每周出现两次以上反流症状或伴随吞咽疼痛、体重下降等预警表现,应及时进行胃镜检查排除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