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坏了一个洞怎么办
口腔上颌窦瘘的高发人群主要有长期龋齿未治疗者、上颌后牙区手术史患者、颌面部外伤史者、上颌窦炎反复发作者以及长期吸烟者。
1、长期龋齿未治疗者
龋齿破坏牙体组织可能引发根尖周炎,炎症扩散可导致上颌窦底骨质溶解。这类患者常伴随牙齿松动、咀嚼疼痛等症状,需通过根管治疗或拔牙清除病灶,配合使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控制感染。若形成瘘管需手术封闭。
2、上颌后牙区手术史患者
拔牙术或种植牙术中器械穿透上颌窦底,或术后感染未控制均可引发瘘管。患者可能出现鼻腔返流液体、口腔异味等症状。临床常用胶原蛋白海绵填塞缺损,严重者需行上颌窦瘘修补术,术后需避免用力擤鼻。
3、颌面部外伤者
车祸、撞击等外力作用可能导致上颌骨骨折并发窦腔穿孔。此类损伤多伴随面部肿胀、眶周淤血,需通过CT明确骨折范围。治疗需先复位固定骨折线,同期用骨粉材料修复窦底缺损,术后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预防感染。
4、上颌窦炎反复发作者
慢性上颌窦炎产生的脓性分泌物持续侵蚀窦底骨质,可能穿透至口腔。患者常有鼻塞、脓涕倒流主诉。需联合鼻窦冲洗和克拉霉素缓释片抗感染,瘘管较大时需行鼻内镜下窦口扩大术改善引流。
5、长期吸烟者
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抑制黏膜修复能力,延缓创面愈合。这类人群牙周病发病率较高,可能继发牙源性感染扩散。建议戒烟并加强口腔卫生,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控制菌斑,定期进行牙周基础治疗。
建议高风险人群每半年进行口腔检查,及时治疗龋齿和牙周疾病。出现鼻腔漏液、口腔异味等症状时应尽早就诊,避免用力擤鼻或鼓气。日常注意保持鼻窦通畅,感冒期间可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黏膜充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