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需要打哪些疫苗
新生儿需要接种的疫苗主要有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腮风疫苗等。这些疫苗可预防结核病、乙型肝炎、小儿麻痹症、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风疹等疾病,建议家长严格按照免疫规划程序接种。
1、卡介苗
卡介苗用于预防结核病,通常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接种部位为上臂三角肌外侧,可能出现局部红肿或小溃疡,属于正常免疫反应。若出现腋下淋巴结肿大等异常情况,家长需及时就医。该疫苗对预防结核性脑膜炎和粟粒性肺结核有显著效果。
2、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需接种3剂次,分别在出生时、1月龄和6月龄接种。该疫苗能有效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预防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并发症。接种后可能出现低热或注射部位疼痛,通常1-2天可自行缓解。家长需确保完成全程接种以获得持久免疫力。
3、脊髓灰质炎疫苗
脊髓灰质炎疫苗包括口服减毒活疫苗和注射灭活疫苗,我国目前采用2剂灭活疫苗加2剂口服疫苗的序贯程序。该疫苗可预防小儿麻痹症导致的肢体瘫痪,接种后罕见发生疫苗相关麻痹病例。家长需注意服用口服疫苗前后半小时避免喂奶或热水。
4、百白破疫苗
百白破疫苗可同时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三种疾病,需在3、4、5月龄各接种1剂基础免疫。接种后可能出现发热、烦躁等反应,可通过物理降温缓解。该疫苗对预防百日咳导致的窒息、白喉引起的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至关重要。
5、麻腮风疫苗
麻腮风疫苗在8月龄接种第一剂,可预防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麻疹可能导致肺炎等并发症,风疹对孕妇胎儿有致畸风险。接种后5-12天可能出现一过性皮疹或发热,家长无须特殊处理。该疫苗对建立群体免疫屏障具有重要意义。
家长应妥善保管预防接种证,按时带新生儿到正规接种单位完成免疫程序。接种前需如实告知医生新生儿健康状况,接种后留观30分钟。哺乳期母亲保持正常饮食即可,无须因接种疫苗改变喂养方式。若出现持续高热、抽搐等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日常注意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揉搓或热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