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是否得了慢性心肌炎
慢性心肌炎可通过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等方式综合判断。慢性心肌炎通常由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异常、药物毒性等因素引起,表现为心悸、胸闷、乏力等症状。
1、临床症状
慢性心肌炎患者可能出现持续心悸、活动后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表现。部分患者伴随低热、关节酸痛等全身症状,症状反复发作超过3个月需警惕慢性化倾向。
2、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可见心肌酶谱异常,如肌酸激酶同工酶轻度升高。炎症标志物如C反应蛋白可能持续阳性,部分患者存在抗心肌抗体等自身免疫指标异常。
3、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可显示窦性心动过速、频发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表现,ST-T段改变常见但缺乏特异性。动态心电图有助于捕捉阵发性心律失常事件。
4、心脏超声
超声心动图可能发现心室壁运动减弱、心腔扩大等改变,射血分数轻度下降。晚期患者可出现心室壁变薄、心脏收缩功能明显减退等表现。
5、心肌活检
心内膜心肌活检是确诊金标准,可见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及淋巴细胞浸润。但因有创性,临床多用于疑难病例或需要明确病因的特殊情况。
确诊慢性心肌炎后需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休息,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可适量食用富含辅酶Q10的深海鱼、坚果等食物,戒烟限酒。遵医嘱使用辅酶Q10胶囊、曲美他嗪片等心肌营养药物,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评估病情进展。出现气促加重、下肢水肿等症状时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