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轮状性肠炎
轮状性肠炎可通过补液治疗、饮食调整、药物治疗、肠道微生态调节、预防脱水等方式治疗。轮状性肠炎通常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常表现为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
1、补液治疗
轮状性肠炎患者容易出现脱水,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口服补液盐是首选治疗方法,能够有效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对于严重脱水患者,可能需要静脉补液。补液治疗需根据患者脱水程度调整补液量和速度,避免补液过量或不足。
2、饮食调整
发病期间应选择易消化、低脂、低纤维的食物,如米汤、面条、馒头等。避免高糖、高脂、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肠负担。母乳喂养的婴儿应继续母乳喂养,配方奶喂养的婴儿可暂时改用无乳糖配方奶粉。
3、药物治疗
轮状性肠炎多为病毒感染,一般无须使用抗生素。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消旋卡多曲颗粒等药物缓解腹泻症状。对于发热患者,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退热。避免使用止泻药,以免延缓病毒排出。
4、肠道微生态调节
轮状病毒感染可破坏肠道正常菌群平衡。可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益生菌制剂,帮助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益生菌需与抗生素间隔2小时服用,避免被抗生素杀灭。
5、预防脱水
预防脱水是治疗的关键。患者应少量多次饮用口服补液盐,每次腹泻后补充适量液体。注意观察尿量、精神状态等脱水指征。对于婴幼儿,家长需密切监测尿布湿度、囟门凹陷等情况,发现脱水迹象及时就医。
轮状性肠炎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做好餐具消毒。恢复期逐渐增加饮食种类和量,避免暴饮暴食。注意手卫生,饭前便后洗手,防止交叉感染。婴幼儿可接种轮状病毒疫苗预防感染。如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严重脱水、精神萎靡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