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有什么危害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可能引起栓塞后综合征、肝功能损伤、非靶器官栓塞等危害。该手术主要用于治疗肝癌,通过阻断肿瘤血供并局部灌注化疗药物控制病情,但操作过程中可能对正常组织造成影响。
栓塞后综合征是术后最常见的反应,表现为发热、恶心呕吐、持续性腹痛等症状,与肿瘤缺血坏死释放炎性介质有关。多数患者症状在3-7天内自行缓解,严重者需使用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止吐、布洛芬缓释胶囊退热。肝功能损伤多因化疗药物毒性或栓塞导致肝组织缺血,转氨酶可暂时性升高2-5倍,通常2-4周恢复,期间需监测胆红素和凝血功能。非靶器官栓塞属于严重并发症,误栓胆囊动脉会引起胆囊坏死,误栓胃十二指肠动脉可能导致消化道出血,发生概率较低但需紧急处理。
其他危害包括穿刺部位血肿、造影剂肾病等。术后24小时内应加压包扎穿刺点,避免剧烈活动。肾功能不全患者术前需水化治疗,必要时使用碳酸氢钠注射液碱化尿液。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骨髓抑制,表现为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与化疗药物吸收入血有关,需定期复查血常规。
术后应保持低脂高蛋白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K帮助凝血功能恢复。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禁止饮酒。建议术后1个月复查增强CT评估栓塞效果,若出现持续高热、呕血或黄疸加重需立即返院。长期随访中需关注肝功能代偿情况和肿瘤复发迹象,配合靶向药物或免疫治疗可提高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