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骨折牵引法
股骨骨折牵引法是通过外力牵拉骨折两端以复位固定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皮肤牵引、骨牵引、兜带牵引三种方式。
1、皮肤牵引
皮肤牵引适用于儿童或老年患者的稳定性骨折。将胶布粘贴于患肢皮肤,通过滑轮系统施加牵引力,重量一般不超过5公斤。操作时需注意观察胶布周围皮肤是否出现红肿、水疱,避免胶布过敏或皮肤损伤。牵引期间应定期检查肢体末梢血运及感觉。
2、骨牵引
骨牵引适用于成人不稳定型骨折或需要较大牵引力的情况。常用胫骨结节牵引或跟骨牵引,需在无菌条件下将克氏针穿过骨骼,牵引重量可达体重的1/7-1/10。需每日消毒针眼预防感染,牵引期间须保持针道干燥清洁。骨牵引可提供持续稳定的轴向牵引力,有利于骨折复位。
3、兜带牵引
兜带牵引多用于骨盆骨折或髋关节疾病的临时固定。通过布带兜住患肢近端,利用自身体重产生牵引力。需注意调整兜带松紧度,避免压迫神经血管。牵引期间应定期检查兜带位置,防止皮肤压疮。该方法牵引力较小,通常作为过渡性治疗。
4、牵引护理
所有牵引治疗均需保持牵引装置有效受力,每日检查牵引绳是否松弛、滑轮是否灵活。患肢应保持功能位,定期进行肌肉等长收缩训练预防深静脉血栓。床尾需抬高产生反牵引力,保持牵引力线与骨折线一致。护理时需记录牵引重量、肢体长度及轴线变化。
5、并发症预防
长期牵引可能导致压疮、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并发症。应使用气垫床预防压疮,每日进行未固定关节的被动活动。牵引期间需加强营养支持,补充优质蛋白促进骨折愈合。出现牵引针松动、感染或神经症状时需立即处理。
股骨骨折牵引治疗期间应保持高蛋白饮食,每日摄入牛奶、鸡蛋、鱼肉等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康复期可在医生指导下逐步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踝泵运动等训练,避免剧烈运动导致二次损伤。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对位情况,牵引拆除后需配合物理治疗恢复关节活动度。患者及家属应学会观察肢体肿胀、疼痛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