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荨麻疹怎么引起的
儿童荨麻疹可能由遗传因素、食物过敏、感染、物理刺激或药物反应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皮肤风团、瘙痒、红肿等症状。可通过避免诱因、抗组胺药物、局部冷敷、免疫调节或就医治疗等方式缓解。
1、遗传因素
部分儿童存在遗传性过敏体质,家族中若有湿疹、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史,可能增加荨麻疹发生概率。家长需注意观察孩子接触过敏原后的反应,避免重复暴露。日常可记录饮食和环境变化,帮助医生判断诱因。
2、食物过敏
牛奶、鸡蛋、海鲜等食物中的蛋白质可能引发IgE介导的过敏反应,导致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儿童进食后可能出现口周红斑或全身风团,常伴有胃肠不适。建议家长逐步引入新食物并观察反应,必要时进行过敏原检测。
3、感染因素
病毒或细菌感染如感冒、链球菌性咽炎可能激活免疫系统,诱发急性荨麻疹。儿童可能伴随发热、咽痛等症状。感染控制后皮疹通常消退,若持续超过6周需考虑慢性荨麻疹可能。
4、物理刺激
冷热变化、摩擦或压力等物理因素可直接刺激皮肤肥大细胞脱颗粒。表现为受压部位出现条状风团或遇冷后皮肤肿胀。家长需为孩子选择宽松衣物,冬季注意保暖,避免剧烈搔抓。
5、药物反应
青霉素类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等可能通过免疫或非免疫机制诱发药疹。儿童用药后若出现弥漫性红斑伴瘙痒,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就医。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糖浆、西替利嗪滴剂或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等抗组胺药物。
儿童荨麻疹发作期间,家长应保持患儿皮肤清洁,修剪指甲防止抓伤,穿着纯棉透气衣物。饮食宜清淡,暂避已知过敏食物。室内维持适宜温湿度,避免使用地毯或毛绒玩具。若出现呼吸困难、眼睑肿胀等严重过敏反应,需立即急诊处理。慢性荨麻疹患儿建议定期随访,必要时进行过敏原筛查或免疫学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