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犯了怎么办
荨麻疹可通过避免诱因、冷敷止痒、口服抗组胺药、外用炉甘石洗剂、注射糖皮质激素等方式治疗。荨麻疹通常由食物过敏、药物刺激、感染、物理因素、免疫异常等原因引起。
1、避免诱因
明确并远离诱发因素是控制荨麻疹发作的关键。常见诱因包括海鲜、坚果等易致敏食物,阿司匹林等药物,冷热刺激或摩擦等物理因素。记录饮食日记有助于识别过敏原,贴身衣物应选择纯棉材质以减少皮肤摩擦。
2、冷敷止痒
用毛巾包裹冰袋对瘙痒部位进行间断冷敷,每次不超过10分钟。低温能收缩血管减轻红肿,降低神经末梢敏感度缓解瘙痒。避免直接冰敷或热敷,以免损伤皮肤或加重炎症反应。
3、口服抗组胺药
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等第二代抗组胺药能阻断组胺受体,快速缓解风团和瘙痒。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适用于儿童患者。这类药物嗜睡副作用较轻,但需避免与镇静类药物同服。
4、外用炉甘石洗剂
该药剂含炉甘石和氧化锌,涂抹后形成保护层隔离刺激,同时收敛止痒。使用前摇匀,每日2-3次薄涂于患处。皮肤破损处禁用,用药后可能出现短暂灼热感属正常现象。
5、注射糖皮质激素
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用于急性重症荨麻疹伴喉头水肿等情况。需严格遵医嘱控制疗程,长期使用可能导致免疫抑制。注射期间应监测血糖血压,补充钙剂预防骨质疏松。
荨麻疹发作期间应保持环境温度稳定,洗澡水温不超过38℃,避免使用碱性沐浴露。饮食选择清淡易消化的米粥、蒸南瓜等,补充维生素C丰富的猕猴桃、西兰花。每日保证7-8小时睡眠,穿着宽松衣物减少摩擦。若出现呼吸困难、腹痛等全身症状需立即就医。慢性荨麻疹患者建议定期复查过敏原,必要时进行免疫调节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