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胃炎的症状
急性肠胃炎的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发热、脱水等。急性肠胃炎是胃肠黏膜的急性炎症,多由病毒、细菌感染或饮食不当引起。
1、恶心呕吐
急性肠胃炎患者常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呕吐胆汁或血性液体。呕吐可能与胃肠黏膜受刺激、胃肠蠕动异常有关。病毒性肠胃炎呕吐症状较为突出,细菌性肠胃炎呕吐相对较轻。呕吐频繁者需警惕电解质紊乱,必要时需静脉补液治疗。
2、腹痛腹胀
腹痛是急性肠胃炎的常见症状,多表现为中上腹或脐周阵发性绞痛,排便后可暂时缓解。腹胀多因肠道气体过多或肠蠕动减弱导致。细菌性肠胃炎腹痛症状通常比病毒性更明显。腹痛持续加重需排除肠梗阻、阑尾炎等急腹症。
3、腹泻
急性肠胃炎患者多出现腹泻,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呈水样。病毒性腹泻多为水样便,细菌性腹泻可见黏液脓血便。轮状病毒肠炎大便呈蛋花汤样。腹泻严重者可导致脱水,需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4、发热
部分急性肠胃炎患者伴有发热,体温在37.5-39℃之间。细菌性肠胃炎发热症状较病毒性更常见。高热不退或持续发热超过3天需考虑合并其他感染可能。儿童发热易引发惊厥,家长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
5、脱水
频繁呕吐腹泻可导致脱水,表现为口渴、尿量减少、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等。重度脱水可出现意识改变、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婴幼儿、老年人脱水风险更高,家长需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和尿量变化,必要时及时就医。
急性肠胃炎患者应注意休息,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油腻刺激性食物。症状轻微者可居家观察,若出现持续高热、血便、严重脱水、意识改变等情况需就医治疗。注意手卫生和饮食卫生可有效预防急性肠胃炎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