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有什么危险
心绞痛的主要危险包括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猝死。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典型表现,可能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痉挛或血栓形成等因素引发,需警惕胸痛持续不缓解或加重等危急情况。
心绞痛发作时心肌暂时缺血缺氧,若未及时干预可能进展为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完全阻塞会导致心肌细胞坏死,引发剧烈胸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出现心源性休克。心电图可显示ST段抬高或压低,心肌酶谱异常升高,需立即通过溶栓或介入治疗恢复血流。
长期心肌缺血易诱发恶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这类心律失常可能突然导致意识丧失、脉搏消失,需立即电除颤抢救。动态心电图监测可发现频发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等异常,必要时需安装心脏起搏器或植入式除颤器。
反复心绞痛发作会逐渐损伤心肌收缩功能,最终发展为心力衰竭。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下肢水肿、夜间阵发性咳嗽等症状,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室射血分数下降。需长期使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延缓病情进展。
少数情况下心绞痛可能直接诱发心脏骤停,尤其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时风险更高。这类患者常存在多支血管病变,冠状动脉造影可见严重狭窄,需考虑搭桥手术或强化药物治疗。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并避免剧烈活动可降低猝死风险。
心绞痛患者应严格戒烟限酒,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监测血压血糖。遵医嘱规律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药物,避免情绪激动和寒冷刺激。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运动强度以不诱发胸痛为宜,定期复查血脂、心电图等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