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炎需要检查哪些项目
肾炎患者通常需要检查尿常规、肾功能、肾脏超声、免疫学检查和肾穿刺活检等项目。这些检查有助于明确肾炎类型、评估肾脏损伤程度并指导治疗。
1、尿常规
尿常规是肾炎的基础检查项目,通过检测尿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蛋白质等指标,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肾脏炎症。尿常规检查简单快捷,通常需要留取晨起中段尿送检。尿蛋白阳性提示肾小球滤过屏障受损,尿红细胞增多可能反映肾小球基底膜损伤。部分肾炎患者尿液中还可出现管型,如颗粒管型或红细胞管型。
2、肾功能
肾功能检查包括血肌酐、尿素氮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等指标,能够反映肾脏的排泄功能。血肌酐水平升高往往提示肾功能受损,但需注意肌酐受肌肉含量影响较大。估算肾小球滤过率能更准确评估肾功能分期,对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参考价值。急性肾炎可能出现一过性肾功能异常,而慢性肾炎则表现为肾功能进行性下降。
3、肾脏超声
肾脏超声检查可以观察肾脏大小、形态和结构变化,是无创性影像学检查手段。急性肾炎时肾脏可能增大,慢性肾炎晚期则出现肾脏萎缩。超声还能发现肾脏结石、囊肿或肿瘤等并发症。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评估肾脏血流情况,对诊断肾血管性病变有帮助。这项检查无需特殊准备,适合作为常规筛查项目。
4、免疫学检查
免疫学检查包括抗核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补体C3和C4等指标,对鉴别自身免疫性肾炎有重要意义。IgA肾病患者的血清IgA水平可能升高,而狼疮性肾炎患者常出现抗核抗体阳性。补体C3降低可见于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这些检查有助于明确肾炎的病因和病理类型。
5、肾穿刺活检
肾穿刺活检是诊断肾炎的金标准,通过获取肾脏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能够明确肾炎的具体类型和病变程度。穿刺前需评估凝血功能,术后需卧床休息24小时观察有无出血。病理检查可区分微小病变型、膜性肾病、IgA肾病等不同类型,对指导免疫抑制剂使用和判断预后至关重要。但作为有创检查,通常在其他检查无法确诊时采用。
肾炎患者在检查期间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饮食上建议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控制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在每公斤体重0.6-0.8克。限制高嘌呤食物摄入,多饮水保持尿量充足。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指标。出现水肿加重、尿量明显减少或血压急剧升高时应及时就医。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有助于控制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