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的表现症状
艾滋病主要表现为免疫系统功能受损引发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常见症状有持续发热、体重下降、淋巴结肿大、反复感染、神经系统异常等。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1、持续发热
艾滋病患者可能出现持续1个月以上的低热或高热,体温波动在37.5-39摄氏度之间。发热可能与巨细胞病毒感染、结核病等机会性感染有关。患者可伴有夜间盗汗、乏力等症状。需通过血常规、病原学检测明确病因,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齐多夫定片、拉米夫定片等控制HIV病毒复制。
2、体重下降
患者可能出现3个月内体重下降超过10%的消耗综合征,与营养吸收障碍、代谢紊乱及慢性炎症有关。常见伴随症状包括慢性腹泻、食欲减退。需进行营养评估,补充高蛋白饮食,必要时使用肠内营养剂。抗病毒治疗可改善代谢状态,如依非韦伦片联合替诺福韦片。
3、淋巴结肿大
全身多处淋巴结持续性肿大超过1厘米,常见于颈部、腋窝和腹股沟。肿大的淋巴结质地较硬、无痛、可活动,可能与HIV病毒直接侵袭或合并分枝杆菌感染有关。需进行淋巴结活检鉴别,治疗上需规范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多替拉韦钠片。
4、反复感染
患者易发生口腔念珠菌感染、带状疱疹、肺炎等反复感染,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降低相关。口腔白斑、持续性咳嗽、皮肤疱疹是典型表现。确诊需进行免疫功能检测,采用复方磺胺甲噁唑片预防肺孢子菌肺炎,使用氟康唑胶囊治疗真菌感染。
5、神经系统异常
HIV可侵犯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步态不稳等症状。可能与HIV脑病、隐球菌脑膜炎有关。需进行脑脊液检查,治疗包括抗病毒药物如奈韦拉平片联合营养神经药物,严重者需住院治疗。
艾滋病患者需坚持规范抗病毒治疗,定期监测CD4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避免生冷食物,注意个人卫生防止感染。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增强体质。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出现新发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与感染者共用个人物品。心理疏导有助于改善治疗依从性,家属应给予充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