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5大危害
高血压可能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肾脏损害、视网膜病变、动脉硬化及认知功能障碍等危害。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会引发心肌梗死、脑卒中、慢性肾病、视力下降和痴呆等严重后果。
1、心脑血管疾病
高血压持续作用于血管壁,导致动脉内皮损伤,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心脏长期承受过高压力可能引发左心室肥厚,最终发展为心力衰竭。脑血管在高压冲击下易形成微动脉瘤,增加脑出血风险。典型表现包括胸闷、心悸、头晕等症状。临床常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盐酸贝那普利片等药物控制血压,同时需定期监测心电图和颈动脉超声。
2、肾脏损害
肾小球内高压状态会造成肾小球滤过膜损伤,逐渐导致蛋白尿和肾功能下降。长期高血压可使肾脏体积缩小,皮质变薄,最终进展为尿毒症。早期可能仅表现为夜尿增多,后期出现水肿、贫血等尿毒症症状。治疗需联合使用厄贝沙坦片、呋塞米片等药物,严重者需进行血液透析或肾移植。
3、视网膜病变
眼底小动脉在高血压作用下发生痉挛、硬化,导致视网膜缺血缺氧。病情进展可出现火焰状出血、棉絮斑及视乳头水肿,严重时引发视网膜脱离。患者常有视物模糊、视野缺损等表现。除控制血压外,需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必要时采用激光治疗或玻璃体切除术。
4、动脉硬化
高血压加速动脉中层平滑肌细胞增生,使血管壁增厚、弹性下降。全身动脉系统受累可表现为间歇性跛行、勃起功能障碍等。主动脉长期承受高压可能形成夹层动脉瘤,危及生命。治疗需严格控制血压血脂,常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降压药物,严重血管狭窄需支架植入术。
5、认知功能障碍
脑小血管病变导致慢性脑缺血,是血管性痴呆的主要病因。海马区微梗死灶累积会影响记忆功能,前额叶缺血则导致执行能力下降。患者早期表现为近事遗忘、反应迟钝,后期可能出现人格改变。预防需长期平稳控制血压,配合尼莫地平片等改善脑循环药物。
高血压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增加新鲜蔬菜水果摄入。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情绪激动。定期监测血压并记录,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出现头痛、视物模糊、胸痛等急症症状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