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内踝骨折
踝关节内踝骨折通常需要根据骨折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主要处理方式有石膏固定、支具保护、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关节镜辅助复位、康复训练等。
1、石膏固定
适用于无移位的稳定性骨折。通过石膏限制踝关节活动,为骨折愈合提供稳定环境。固定时间一般为4-6周,期间需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愈合情况。拆除石膏后需逐步进行关节功能锻炼。
2、支具保护
适用于轻度骨折或石膏拆除后的过渡期。可调节式支具能在保护骨折部位的同时允许适度活动,有助于预防关节僵硬。需根据康复进度逐步调整支具角度和松紧度。
3、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针对移位明显的骨折,需手术恢复关节面平整。常用钢板螺钉系统固定,术后早期可开始被动活动。手术时机建议在伤后1周内肿胀消退后进行,可降低并发症概率。
4、关节镜辅助复位
适用于合并关节内损伤的复杂骨折。通过微创技术精确复位骨折块,同时处理软骨损伤或韧带撕裂。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但对术者技术要求较高。
5、康复训练
所有治疗方式均需配合系统性康复。早期以肌肉等长收缩为主,中期增加关节活动度训练,后期强化平衡和本体感觉。建议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阶梯式训练,避免二次损伤。
踝关节骨折后应注意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钙质和优质蛋白摄入促进骨骼修复。康复期间避免剧烈运动和负重活动,行走时可使用拐杖分担体重。定期随访复查X线片评估愈合进度,若出现持续疼痛、肿胀加剧或皮肤温度升高需及时就医。夜间休息时可抬高患肢减轻水肿,冰敷有助于缓解急性期肿胀。完全康复前不建议进行跑跳等高风险动作,循序渐进恢复日常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