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高发时期注意事项
肺炎高发时期需注意个人防护、环境消毒、疫苗接种、症状监测及合理就医。肺炎可能由细菌、病毒、支原体等病原体引起,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需根据病原体类型采取针对性措施。
1、个人防护
佩戴口罩可减少飞沫传播风险,建议选择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或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尤其在接触公共物品后。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掩口鼻,避免用手直接接触眼鼻口。
2、环境消毒
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每日至少2次,每次30分钟。对门把手、桌面等高频接触表面用含氯消毒剂擦拭。空调滤网需每月清洗,避免病原体滋生。紫外线灯消毒需在无人环境下进行,注意避免直视光源。
3、疫苗接种
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可预防常见病原体感染,建议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按计划接种。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或低热,通常1-2天自行缓解。免疫缺陷患者接种前需咨询医生评估禁忌证。
4、症状监测
出现持续高热超过3天、呼吸频率加快、血氧饱和度低于93%需警惕重症肺炎。儿童可能出现拒食、嗜睡等非典型表现,家长需密切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症状加重时应及时监测肺功能。
5、合理就医
轻症可先通过互联网医院咨询,避免交叉感染。就医时需如实告知旅居史和接触史,配合完成血常规、胸部CT等检查。细菌性肺炎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药物,病毒性肺炎以对症治疗为主。
保持充足睡眠和均衡饮食有助于增强免疫力,每日摄入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适量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柑橘类水果。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太极拳,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肺负担。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需规范使用维持药物,冬季注意保暖并控制室内湿度在40%-60%。出现胸闷气促等不适时可通过俯卧位呼吸改善氧合,同时密切监测症状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