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中暑后一般不建议立即大量进补,应以恢复水电解质平衡和清淡饮食为主。中暑后身体处于脱水及胃肠功能紊乱状态,盲目进补可能加重消化负担或引发不适。
中暑后人体大量出汗会导致水分和电解质丢失,此时需要优先补充含电解质的饮品如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帮助恢复体液平衡。胃肠黏膜因高温受损时,消化吸收功能减弱,高蛋白、高脂肪的滋补品如阿胶、人参等可能引发腹胀或腹泻。部分人群误认为中暑后体质虚弱需大补,但此时身体更需要的是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等易消化食物,待胃肠功能恢复后再逐步增加营养。
存在严重中暑症状如热射病时,患者可能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此时需严格遵医嘱进行医学营养支持,自行进补可能干扰治疗。部分特殊体质者如糖尿病患者若错误服用含糖量高的滋补品,可能诱发血糖波动。老年人及儿童中暑后消化系统恢复较慢,家长需避免过早食用油腻补品,可选用山药粥、百合羹等温和食疗。
中暑恢复期可逐步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肉、蛋类,搭配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避免辛辣刺激、煎炸食品,保持环境通风凉爽,保证充足睡眠。若出现持续头晕、呕吐或尿量减少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而非自行进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