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剧烈运动可能引发中暑,主要表现为头晕、恶心、皮肤灼热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意识模糊或抽搐。中暑风险与运动强度、环境湿度、补水不足及个体耐热差异等因素相关。
高温高湿环境会抑制汗液蒸发,导致体温调节失衡。建议选择早晚凉爽时段运动,穿戴透气衣物,运动场所优先选择阴凉通风区域。
剧烈运动时每小时可流失1-2升体液,脱水会加速核心体温上升。运动前2小时需分次饮用500毫升水,运动中每15分钟补充150-200毫升含电解质饮料。
未经热适应训练者更易中暑。建议提前2周进行渐进式耐热训练,初始选择低强度运动,每日增加10%运动量,帮助身体建立热耐受机制。
心血管疾病或肥胖人群体温调节能力较弱。这类人群运动前应评估心肺功能,避免正午时段运动,可配备便携式喷雾降温设备。
运动后出现持续头痛或呕吐需立即停止活动,转移至阴凉处后解开衣物,用湿毛巾冷敷大动脉处,若10分钟未缓解应及时送医。日常可多吃西瓜、黄瓜等高水分食物,补充维生素B族和钾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