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炎患者饮食需注意避免刺激性食物,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主要有少量多餐、低脂饮食、补充水分、避免高纤维食物、限制乳制品等。
肠胃炎患者胃肠功能较弱,一次性进食过多可能加重胃肠负担。建议将每日三餐改为5-6餐,每餐控制在200-300克。食物温度以温热为宜,避免过冷或过热刺激胃肠黏膜。进食时应细嚼慢咽,有助于减轻消化系统压力。
高脂肪食物会延缓胃排空,刺激胆汁分泌,可能加重腹泻症状。烹调方式宜选择蒸、煮、炖等,避免油炸、煎烤。可适量食用去皮鸡肉、鱼肉等优质蛋白,每日脂肪摄入量控制在40克以下。急性期可暂时采用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腹泻和呕吐会导致体液大量流失,需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饮用淡盐水、米汤、稀释的苹果汁等,每小时补充100-200毫升。严重脱水时可使用口服补液盐,但应避免含糖量过高的饮料刺激肠道。观察尿液颜色,保持淡黄色为宜。
粗纤维食物可能机械性损伤发炎的肠黏膜,加重腹痛腹泻。急性期应避免芹菜、韭菜、竹笋等粗纤维蔬菜,以及全麦面包、糙米等粗粮。症状缓解后可逐渐添加煮软的胡萝卜、南瓜等低纤维蔬菜,从每日10-15克开始逐步增加。
肠胃炎可能导致暂时性乳糖酶缺乏,饮用牛奶可能加重腹胀腹泻。可选用无乳糖奶粉或发酵乳制品如酸奶,每次不超过150毫升。豆奶、米浆等植物蛋白饮品可作为替代,但需注意选择无添加糖的产品。症状完全缓解2周后可尝试恢复普通乳制品。
肠胃炎恢复期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可进行散步等轻度活动促进胃肠蠕动,但避免剧烈运动。注意餐具消毒和手部卫生,预防交叉感染。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发热、血便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可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药物辅助治疗。日常可备些苏打饼干、藕粉等易消化食物,避免空腹状态刺激胃酸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