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可能有助于辅助控制血糖,但无法替代药物治疗。肉桂中的活性成分可能通过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延缓胃排空等机制影响血糖水平,但效果因人而异且需长期规律使用。
肉桂中的多酚类物质可能通过模拟胰岛素作用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改善胰岛素抵抗。部分短期研究显示每日摄入1-6克肉桂粉可能使空腹血糖轻微下降,尤其对2型糖尿病前期或早期患者效果相对明显。肉桂醛等成分还能抑制消化酶活性,减缓碳水化合物分解为葡萄糖的速度,有助于平缓餐后血糖波动。日常可将肉桂粉加入燕麦、酸奶或咖啡中食用,建议选择锡兰肉桂并控制每日摄入量不超过1茶匙。
需注意肉桂降糖效果有限且存在个体差异,不能替代降糖药物使用。动物实验发现大量摄入肉桂可能引起肝毒性,合并肝病者应慎用。桂皮类肉桂含较高香豆素,长期过量可能增加出血风险。糖尿病患者使用肉桂期间仍需严格监测血糖,出现心悸、出汗等低血糖症状时需及时调整饮食或用药。妊娠期女性、术后患者及服用抗凝药物者应避免高剂量摄入。
血糖管理需综合生活方式干预与规范治疗,建议糖尿病患者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方案。除适量使用肉桂外,应保持规律运动、控制精制碳水摄入、定期监测血糖指标。若发现血糖持续异常或出现多饮多尿等症状,须及时就医进行糖化血红蛋白等专业检测,避免自行依赖食疗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