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人群比例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我国成人超重率约为30%-50%,肥胖率约为10%-20%。肥胖与遗传因素、饮食结构、运动习惯等多种因素相关。
一线城市由于生活节奏快、外卖普及率高,肥胖率往往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成年人群中超重比例可达35-45%,肥胖比例约为15-25%。二线城市超重率通常在30-40%之间,肥胖率维持在10-20%范围。三线及以下城市随着体力劳动比例增加,超重率约为25-35%,肥胖率相对较低,约为8-15%。儿童青少年群体中,超重肥胖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儿童肥胖率已超过15%。肥胖比例还会受到季节影响,冬季因活动量减少、高热量饮食增加,短期体重上升现象更为普遍。
建议通过定期监测体重指数、保持均衡饮食和规律运动来预防肥胖。减少精制糖和饱和脂肪摄入,增加全谷物及膳食纤维比例,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于已存在肥胖问题的人群,可寻求专业营养师或内分泌科医生指导,制定个性化减重方案,避免盲目使用减肥药物或极端节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