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敷治疗皮炎主要通过物理降温、皮肤屏障修复、炎症介质稀释和药物辅助渗透等机制发挥作用。
湿敷可降低皮肤表面温度,缓解血管扩张和神经末梢敏感度,减轻灼热感和瘙痒。适合急性期红肿渗出明显的皮炎,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或硼酸溶液效果更佳。
持续湿敷能维持角质层水合状态,促进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加速皮肤屏障功能恢复。建议每次湿敷不超过20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进行。
渗出液中的组胺、前列腺素等炎症介质被敷料吸收,减少对周围皮肤的刺激。需及时更换敷料避免分泌物反渗,严重渗出时可配合糖皮质激素药膏。
湿敷后皮肤通透性增加,有利于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等外用药物的渗透。但需注意继发感染风险,出现脓性分泌物应立即停用。
湿敷期间保持环境温度适宜,避免使用含酒精或香精的溶液,合并细菌感染时需联用抗生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