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脱出主要表现为肛门肿物脱出、排便后出血、肛门瘙痒及肛门疼痛。痔疮脱出按严重程度可分为早期痔核可自行回纳、需手动回纳、长期脱出无法回纳三个阶段。
排便时痔核从肛门脱出,早期可自行缩回,后期需用手推回或持续外露。可能与长期便秘、妊娠腹压增高等因素有关,建议保持排便通畅。
粪便摩擦导致痔核表面黏膜破损,表现为便后滴血或厕纸带血。出血量少呈鲜红色,严重者可出现喷射状出血,需警惕贫血风险。
痔核分泌物刺激肛周皮肤引发瘙痒,反复搔抓可能导致皮肤破损感染。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有助于缓解症状。
脱出痔核发生嵌顿或血栓形成时出现剧痛,常伴肛门肿胀。急性期可采取温水坐浴缓解,持续疼痛需及时就医。
日常应避免久坐久站,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便后可用温水清洗肛门。症状加重或出血持续时应至肛肠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