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腰穿部位通常选择第3-4腰椎间隙或第4-5腰椎间隙,主要考虑因素有脊髓终止位置、体表解剖标志、操作安全性、临床适应症。
1、脊髓终止位置:
新生儿脊髓圆锥终止于第1-2腰椎水平,选择低位间隙可避免损伤脊髓。
2、体表解剖标志:
以两侧髂嵴最高点连线作为定位参考,该连线通常对应第4腰椎棘突。
3、操作安全性:
第3-4腰椎间隙空间相对宽大,穿刺成功率高且并发症风险较低。
4、临床适应症:
根据具体诊疗需求选择合适间隙,如脑膜炎诊断多采用第4-5腰椎间隙。
腰穿后需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观察有无渗液或红肿,避免剧烈搬动新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