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病人的心理治疗可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支持性心理治疗、家庭干预、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中风后常因肢体功能障碍、语言障碍、社会角色转变等因素引发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帮助病人识别并纠正负面思维模式,改善对疾病的不合理认知,可通过结构化训练减轻灾难化思维,配合放松训练缓解焦虑情绪。
建立信任关系引导病人表达情绪,采用共情技术接纳其病后心理变化,通过团体治疗获得同伴支持,减少病耻感与孤独感。
指导家属参与康复过程,调整家庭沟通模式避免过度保护,共同制定可实现的生活目标,改善病人社会功能退化问题。
针对中重度抑郁焦虑可遵医嘱使用舍曲林、帕罗西汀等抗抑郁药,或劳拉西泮等抗焦虑药物,需配合监测药物不良反应。
建议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社交活动,家属应定期陪同复诊评估心理状态变化,必要时联合康复科与精神科进行多学科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