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的中医治疗方法主要有中药调理、针灸疗法、推拿按摩、饮食调养等。眩晕多与肝阳上亢、气血不足、痰湿中阻、肾精亏虚等因素有关。
天麻钩藤饮可平肝潜阳,适用于肝阳上亢型眩晕;归脾汤能补益气血,适合气血不足所致眩晕;半夏白术天麻汤可化痰熄风,针对痰湿中阻型眩晕。
针刺百会、风池等穴位可疏通经络,改善脑部供血;艾灸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能温补脾肾,缓解气血亏虚型眩晕。
按摩太阳穴、印堂穴可缓解头晕目眩;推拿颈肩部肌肉能改善椎动脉供血,减轻颈源性眩晕症状。
气血不足者可食用红枣、桂圆等补益气血之品;肝阳上亢者宜食菊花、芹菜等清热平肝食物;痰湿型眩晕应少食肥甘厚味。
眩晕发作时应立即休息,避免突然改变体位,长期反复眩晕建议及时就医,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系统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