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可能导致听力下降,轻度疾病如分泌性中耳炎可引发暂时性听力减退,严重感染或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能造成永久性听力损伤,罕见并发症如胆脂瘤型中耳炎会进一步破坏听小骨。
分泌性中耳炎使中耳腔积聚液体,阻碍声波传导,表现为耳闷胀感和传导性耳聋,可通过咽鼓管吹张或鼓膜穿刺引流改善。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导致鼓膜破裂穿孔,脓液流出后听力暂时下降,多数穿孔在感染控制后自行愈合,严重者需行鼓膜修补术。
慢性中耳炎反复发作可能侵蚀锤骨、砧骨等听小骨,造成声音传导障碍,需通过听骨链重建手术恢复听力功能。
细菌毒素经圆窗膜侵入内耳会引起感音神经性聋,伴眩晕和耳鸣,需及时静脉注射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控制感染。
出现听力下降伴随耳痛流脓时应尽早就诊,避免游泳或用力擤鼻,治疗期间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等药物控制炎症。